安徽商报 合肥网讯 1月13号下午,合肥网小编跟随合肥的十几家省级网络媒体,来到了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一同参观入选农业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的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虽然是“三九”时节,在参观现场,我们一点也感受不到隆冬的寒意。
从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到,南楼中心村位于苏埠镇东大门,距六安市区13公里,毗邻105国道,环拥淠河总干渠,苏戚公路穿境全村,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南楼村积极响应了201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在全省试点建设农民文化乐园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批试点市,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工作。
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配套不会停止

南楼村党总支书记鲍远峰在向大家介绍南楼村
在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的道德讲堂上,南楼村党总支书记鲍远峰向我们介绍该村的农民文化乐园情况。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占地约5000㎡,其中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道德讲堂、展示厅以及村综合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楼共三层700㎡,大礼堂300㎡,露天舞台108㎡,综合性广场及停车场3000㎡。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长廊、文体广场、农民公园、儿童乐园等场地和设施,使之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功能上互联互通,努力打造一个功能完备、实用性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于2013年9月份破土动工,同年底竣工交付使用,目前仍在继续配套完善。
南楼村服务中心吴克祥主任告诉记者,南楼中心村现有1440人,320户,现居住3540人。服务中心就像城里的物业中心和社区中心一样,负责了这么多人的物业环境、计生、医保等服务,此外还包括代理去镇上和市里办理一些其他生活服务。
建设之初有人反对 建成之后人人点赞

南楼村村民魏阿姨
在参观现场,小编和前来参加合唱队排练的鲍阿姨聊了起来。据鲍阿姨介绍开始筹建“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的时候,有些村民认为这个事做不起来,不是很愿意同意拆迁,当时村委会做了大量的走访工作,慢慢地才说服了所有人,现在农民文化乐园建得这么漂亮,文化活动开展得也有声有色,,内容涵盖歌舞、戏剧、曲艺、文学、摄影、书法、绘画、器乐、作曲等艺术门类,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头十足,没有一个村民不竖大拇指的。
鲍阿姨还特意讲到了她另外参加的广场舞小组。在文化乐园没建起来之前,村里没有广场,跳广场舞的只有六七个人,现在在文化乐园门口,有这么大一个广场,灯光也非常明亮,只要不是大风下雨天气,每天晚上都有四五十人来这里跳上两三个小时。大家都走了,广场上的路灯才会关上。
每天都可以走进农民文化乐园

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日常专职管理员魏苗苗
南楼村农民文化乐园日常专职管理员魏苗苗向合肥网小编介绍,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五点半,文化乐园的所有设施向村民开放,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前来参加活动。图书室的书籍,可以在这里阅读,也可以登记之后带回家阅读。在周末的时间大礼堂会放映一些戏曲、历史方面的电影。
魏苗苗还向小编讲了文化乐园开展之初,村民参加活动非常积极的一件趣事:“当时为了迎接检查,广场舞要排练,只需要14个人,有两为村民没有被选上,非常有情绪,就找到我说理。我自己当时也报名了,然后就和另外一位退出广场舞了,让他们参加了。”
南楼村村民收入保障越来越多
合肥网小编还问到了广大网友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该村村民的收入和就业情况,南楼村党总支书记鲍远峰回答了这个问题。鲍书记介绍:“2013年,我们的人均收入是9100元,2014年的数据还没统计出来,肯定会超过万元。”
南楼村建成占地50亩的农民工创业园,投资120多万元对园区绿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目前,已入住六安友信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裕胜木材包装、志成箱包、南楼服饰等20余家企业,带动就业350余人,实现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实行土地治理整村推进工程,新增耕地,实现土地流转2000余亩,发展种养业,成立了南楼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农民获得租金,又可就近务工挣钱。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这些都给村民带来了直接的收入。
2014年南楼村500亩大棚蔬菜、180多个大棚刚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蔬菜产业合作社,蔬菜不愁销路。这些都是南楼村值得自豪的地方。
农民文化乐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是基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建好用好农民文化乐园能够加快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标准化。,让乐园基础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血脉深深融入到群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