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节日凝结着浓浓的中华情,更是象征着团聚圆满的亲情,同时又寓意着全国人民携手并进,以新的希望、新的信心共同奔赴继往开来的新征程。为此中宣部、国新办于日前启动2016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旨在更好地发挥春节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巨大载体作用,通过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春节文化贸易等方式,切实增强春节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通过从一些国家“请进来”的优秀文化,来提升我们文化的多元化、丰富性,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与长处,充实本土文化。但是,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及结合新时期精神需要而发展的创新文化,也应当理直气壮地“走出去”,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亮出来,走到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央,让全世界更多国家、更多人民通过春节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了解中国的现状、更了解中国的文明、文化与精神面貌。
可以说,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今,有着四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国春节文化,不仅对亚洲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被数以千万的华侨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成为这些国家隆重庆祝的节日之一。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各国人民对春节越来越重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可以说,春节正在逐渐地融入各国的社会生活甚至政治生活之中。在美国,春节已越出华人社区,进入主流社会,纽约州和马里兰州,纽约市和旧金山市都把中国的春节法定为假日;在加拿大,春节庆典走进了象征权力中心的国会山,首都渥太华的华人社团在国会山举行舞龙舞狮庆新春大会;在俄罗斯,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大篇幅报道中国的春节,世界著名的俄罗斯《真理报》还曾经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的春节;在法国,国民议会举行新春招待会,并由巴黎市长亲自主持春节庆祝活动等等。由此,我们可见,中国的春节文化因为其独特而深远的魅力,已经将其所蕴涵的浓浓家国情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受到春节文化中所倡导的“欢乐”、“团圆”、“祈福”、“祥和”、“共享”情结的感染和触动。
当然,走出去的春节文化要立足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传播的辐射力,体现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加大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必须做好做足做活做大宣传文章。要创新传播的载体,创新传播的形式,通过各种网络平台、通过影视推介等方式进行集中展现,对外宣传中国春节文化的整体寓意、丰富精彩具有地域特征的民俗民风以及积极向上的地方特色文化,让春节文化既能给世界各国人民以整体感观认识的提升,又能有多姿多彩、不千篇一律的地方特色予以充实和完整。一方面提升文化传播的辐射力、影响力,展示文化交流的亲和力,从而让全球人民都能通过春节文化走出去,更加全面、更加彻底地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多样性。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还要注意因地制宜,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也都有自己价值取向,就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中意的“口味”一样,要充分掌握民众需求,根据他们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认可度、知晓度,结合各国各地的文化,因国施策;充分考虑各国民众不同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观等各个方面因素,因人施策,立足春节内涵,推出能够代表中国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精品,如此才能切实有成效,也才能真正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16年春节文化走出去还将通过参加国际影视节展、积极与跨境电商平台、知名院线和演艺机构合作等形式,扩大春节文化产品的供给种类和数量,鼓励和支持更多优质春节文化产品以商贸方式进入境外市场。相信春节文化亮出来、走出去,通过广泛而富具实效的传播,通过全球范围的推广与合作,能让全球人民都能共享一顿丰富而精彩的精神盛宴。(作者: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