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长征精神,习近平最重视什么?
日期:2016-10-24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730]

  新华网记者 黄玥

 

  [学习进行时]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近万字的讲话,无不紧紧围绕“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核心内容。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伟大的长征精神中,习近平最重视什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回顾昨天的长征路,是为了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开辟明天的长征路。

  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讲话中用四个“伟大远征”概括80年前那史诗般伟大壮举的意义,用五种“精神”、六个“必须”明确今天的遵循,指引明天的方向。

  习近平的讲话中,这一句非常重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最重视理想信念。

  人民,是理想之根信念之源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谈起人民,习近平的话语是如此深情。他说:“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

  80多年前,带着这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红军集结出发北上。

  习近平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他讲了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一个故事: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千言万语抵不过这一句话。这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人民不拥护这样的党拥护谁,不支持这样的军队支持谁?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理想信念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厚土沃壤,又在人民群众的心田中播撒了理想信念的种子。因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而理想信念,正是长征的精神瑰宝。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及肖华将军在1965年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诗。

  这首诗真实反映了当年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饥寒交迫、艰难困苦的处境。长征到底有多艰辛,习近平在讲话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

  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尽显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难、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

  80多年前,中国革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年轻弱小的红军队伍义不容辞走上长征路,顽强生存、英勇战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没有理想信念,就不可能纠正错误路线,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习近平铺开了一幅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画卷,长征行走中的红军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凭借理想信念,走向胜利之巅。

  2016年9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核心

  和理想信念密切相连的,是精神,是精神状态。

  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这五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既是长征精神的组成,也是长征精神的基础,更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纪录长征: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

  经过千锤百炼的战斗,红军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都得到极大提升,一步步凝聚成战无不胜的钢铁洪流。

  在宁夏调研时,习近平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

  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致胜法宝。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这是7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时代变了,理想信念永远不变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取得了多大成就,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习近平说了,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今天的长征,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习近平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此,习近平具体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方面要求。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前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离不开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党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时,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发展、改革和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句话,无论时代如何“变”、条件如何“变”,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永远不会变。

  新的长征路上,理想信念永远是精神航标。

点击进入专题



↑TOP
上一篇: 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隆重开幕
下一篇: “两学一做”系列:“平语”近人——习近平谈全面从严治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