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可可西里、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日期:2017-7-14  新闻来源: 安徽非遗网   浏览[1107]

  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这一风格不仅在鼓浪屿发展,还影响到广大东南亚沿海及更远地区。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新华社记者说:“与其他世界遗产相比,鼓浪屿确实很年轻,但它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合作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际共享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重视为全人类保护好这处世界遗产,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

  从小在鼓浪屿长大的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重耕在鼓浪屿申遗成功后的致辞中说,“我们为此已经奋斗了近十个年头”,在未来将使鼓浪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代表都对鼓浪屿这处活态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鼓浪屿隶属厦门市,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约1.9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

  今年中国另外一个申遗项目——青海省可可西里已于7日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量高原特有动植物的重要庇护所。可可西里是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种群的主要产犊地,维系着其至关重要的迁徙规律。本次提名的区域内包含一条从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迁徙路线,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迁徙路线中保护最好的路线。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青海可可西里符合自然遗产的标准(Ⅶ)和(Ⅹ),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2日晚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开幕,为期11天。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首届大会197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TOP
上一篇: 安徽:鼓励个人对历史建筑“认养认租”
下一篇: 安徽非遗馆落户北京前门大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