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至15日,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研究发展规划座谈会在亳州市亳州宾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学术专家、会员代表计130多人出席了会议。
为研究利用、传承发展亳州优秀历史文化,助推皖北文化旅游发展,服务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在省民政厅、省社科联和亳州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省民政厅批准,由省社科联主管的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于去年8月成立。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亳州文化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一件大事。它表明,新时代的亳州人以文化自信来寻找亳州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依照研究会《章程》,认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14日下午,出席座谈会的代表参观考察了亳州北关文化老街,
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左四)等领导参加考察活动
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省政府原副省长宋明,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市政协主席汤涌,市委副书记方晓利,副市长侯化,市政协副主席张俊民,市政协秘书长葛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了讲话。




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朱新中,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阚家安,省文史馆副馆长张旭华等领导到会指导。

省管局(省接待办)原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省亳文化研究会副监事长郭景斌作研究会工作报告,介绍了《省亳文化研究会研究发展规划》。

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省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耿金岭主持了会议并代表安徽亳文化研究会发表致辞。(左为张俊民)

会议观看了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宣传片、亳文化(合肥)研究基地介绍。
会上,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亳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立驰,《江淮时报》副总编辑常河等学术专家对亳文化研究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为古井集团文化管理中心编辑出版的《全民读“亳”》举行了首发仪式。《全民读“亳”》以图文并貌的形式系统总结了古井集团“读亳有奖”活动,对推广亳文化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举行了安徽省亳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为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古井集团、安徽中佳铁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家研究基地授牌。

亳州拥有3700多年的文明史,生活在涡淮流域的亳地人们以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经验、价值观念与思想文化遗产,加之周边文化在这里碰撞,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亳文化。包亳文化悠久灿烂,内涵丰厚,博大精深。括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养生文化、商贸文化、“古井”酒文化、民俗文化等。省亳研究会以亳州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为背景,团结和组织亳文化研究专家和亳文化爱好者,对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将为皖北文化旅游发展和建设安徽文化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对《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研究发展规划》进行了座谈论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与会领导、学术专家和会议代表对研究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会议为研究会工作的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对促进亳文化文化研究和发展,以亳州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将产积极的影响。
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研究规划座谈会全体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