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嫦娥四号创造历史 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日期:2019-1-4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926]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喻菲、全晓书、胡喆)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时不时坠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打破寂静,月球永远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等待了数十亿年,终于迎来第一个翩翩降临的地球访客。


  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20多天环月飞行,纵览了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环形山,领略了高山峡谷、层峦叠嶂,终于等到目的地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陨石坑迎来曙光。

  1月3日,研制者们决定,是时候让嫦娥四号去拥抱月球背面那片伤痕累累、陨坑遍布的陌生土地了。

  10时15分,在距离月球约6.5万公里、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能同时看见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继星“鹊桥”的通信协助下,嫦娥四号上的变推力发动机被点燃,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到接近为零。探测器调整了姿态,朝着艾特肯盆地中冯·卡门撞击坑相对平坦的坑底垂直降落下去。

  当它距离月面约两公里时,太阳从东方照射月面形成的投影被探测器上的相机捕捉到,经过计算机“大脑”处理,它识别出下方的大石块和陨石坑,进行了第一次避障。

  当距离月面100米时,它在空中悬停,利用激光扫描识别出月面上更小的障碍物以及坡度,它的“大脑”再次计算,寻找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地点作为着陆点。

  当距离月面两米时,探测器上的发动机停止工作,怀抱着月球车的金光闪闪的着陆器依靠自身重力落下,四条腿稳稳站立在荒凉的灰色月面,扬起一片月尘。

  整个降落过程持续了大约12分钟,全部由探测器自主完成,地球上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但“鹊桥”将着陆的画面传回到北京郊区的指挥控制中心。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这是中国航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贾阳说:“这是人类智慧的一次优美挥洒。”


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在紧张工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后,中国国家航天局认为作为备份的嫦娥四号应开展更有挑战的任务。

  “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在月面更高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的到达能力。”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邹永廖说,月球背面具有独特性质,嫦娥四号登陆的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许能获得重要发现,“相信会在科学上有新的惊喜”。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景色”总是相同的。在没有太空探测器的年代,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的未知世界。

  直到大约60年前,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才传回了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大约50年前,美国阿波罗8号的3位宇航员在环月飞行时,成为最先目睹月球背面的人类。

  越来越多环绕月球的探测器让人们发现,原来月球背面和正面如此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则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月球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得多。为什么会这样?现在依然是个谜,只有着陆探测才有可能揭开这个谜。

  “月球童年的经历,地球上也发生过。但由于地质活动,地球早年的痕迹已被抹去。要想了解地球久远的往事,月球或许能给我们答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林杨挺说。

  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20世纪匈牙利裔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这位“航空航天时代科学奇才”的亲传弟子。

  距离人类第一次登月过去50年了,人类能否重返月球?月球上的辐射会对宇航员造成多大影响?月球上到底有多少水?月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中外科学家将通过嫦娥四号寻找答案,为人类重返月球作准备。

  德国基尔大学物理实验与应用研究所项目总师温牧说:“这次任务令人非常兴奋,在月球背面着陆探测是世界第一次,为未来人类登月作准备是非常棒的想法。”

  “当宇航员返回地球后,月球上造成的辐射还留在他们身体里。这是一直存留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辐射搞明白。”温牧说。

  瑞典航天局太阳系统科学部部长科勒说,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是中国的巨大成就,“我们非常高兴能成为这次任务的一部分”。

  他说:“有一种理论认为,月球上的水是由于太阳风与月球表面的风化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是瑞典和中国科学家想通过探测解答的问题。”


图为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降落过程(示意图)。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四号任务包含了4台国际载荷,为全球更多科学家提供了太空探索的机会,集中人类智慧破解宇宙谜题。

  “我认为空间科学的一个美妙之处就在于许许多多国家一起合作,这很重要,也向全世界传递了和平的信息。”温牧说。

  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因为月球自身屏蔽了来自地球的各种无线电干扰信号,在那里或将窥见大爆炸后宇宙如何摆脱黑暗,点亮第一代恒星。

  嫦娥四号任务携带了中国和荷兰科学家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器。“到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上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邹永廖说。

  嫦娥四号还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带上了没有生命的月球,它们形成一个微型生物圈。人们期待月亮上能绽放出第一朵花。

  月球的夜晚究竟有多冷,中国科学家还没有确切数据。嫦娥四号的任务还包括给月球测量“体温”。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申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人类的本性就是探索未知。月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又未知的世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究它。探测月球也会加深我们对地球和对自身的认识。”吴伟仁说。

 


↑TOP
上一篇: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下一篇: 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