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当年“三进下党”,习近平至今“历历在目”
日期:2019-8-8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364]

  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8月4日,习近平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习近平在信中写道,“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习近平和下党乡有着怎样的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挖掘梳理,和您一同探寻。

  “得知下党实现了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高兴。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8月4日,习近平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

  在信中,习近平说:“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

  他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回信中,习近平还特别回忆起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1988年,习近平到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宁德是当时中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说,那里是福建“最犄角旮旯的地方”。为跑遍这里的乡村,他经常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常常颠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时腰疼得一时下不了车。在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他就踩着泥泞湿滑的危险山路步行进去。其中,有个乡就是下党乡。

  下党乡位于闽东大山深处,是宁德地区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这里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由于山路难走,小贩们都不敢进液体货物,以至于当地不少人连酱油都没有见过。

  了解到下党乡的情况,习近平对乡干部表示,一定要去下党一趟。

  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30多人乘中巴车从县城出发,到达平溪乡上屏峰村公路就不通了,大家下车步行。

  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开路,习近平和其他干部每个人拿根竹竿,沿着河边走,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

  由于过于偏僻难行,上面的干部很少去。一路上,习近平受到最为热情隆重的欢迎,乡里百姓说他是“到过这里最大的官”。他们箪食壶浆,挑来一桶桶土草药做的清凉饮料,还有绿豆汤,说你们喝吧,路上辛苦了。

  艰苦的不只是通往下党乡的路途,办公环境也是如此。

  下党乡党委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也没有休息的地方,乡党委就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

  福建有一种桥叫廊桥,很多活动都在桥上进行,祖宗牌位也放在那里。习近平去之前,乡亲们把从家家户户借来的躺椅、凳子、桌子摆在那里,中间立一个简易的屏风,一边是开会区,一边是休息区。开会、吃饭、休息、洗澡都在桥上。

  “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很少能见到这么大的官,大家以为他会很讲究,没想到他一点架子都没有。穿一件白衬衫,很朴素,午饭配的是乡下人吃的青菜、小笋、田螺,他也吃得津津有味。”乡干部回忆。

  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下党建设发展难题。

  “下党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习近平要求,要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把路子摸得更清楚一点,把脚步迈得更扎实一些。要以一村一户一人为对象去想路子,去解决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上,才能实打实上一个新台阶。

  下党乡之行,“异常艰苦、异常难忘”。习近平说,那样一个地方,你去了一次,人家记你几代。

  的确,直到现在,老百姓还常说,当年习书记到过下党乡。

  三进下党,体现的正是习近平对于脱贫工作始终如一的关注重视,对于百姓生活的深深挂念。

  30年接续奋斗,下党乡如今已经摆脱贫困,实现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华丽蜕变。下党乡的今昔变化表明,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只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更加美好的日子就一定会到来。

 


↑TOP
上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劳有所得”篇
下一篇: 【70年安徽礼赞】 从传统农业大省迈入新兴工业大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