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五谷丰登听民声——写在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之际
日期:2019-9-23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186]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五谷丰登听民声——写在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新华社记者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去年,党中央决定、国务院批复,确定每年秋分之日为此佳节的。为农设节,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农爱农的拳拳之心。

  在这个秫熟稻香、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时节,新华社记者走进各地田野、村舍,带来透着泥土和原野气息的报道。

  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在望,心里踏实,特别高兴!”

  20日,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镇南洲村的一块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频频颔首,把喜悦之情传给这块地的主人、粮农李昌浩。再有半个多月,他这4亩多水稻就要收获了。

  李昌浩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他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种好水稻。1950年出生的他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了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衣食无虞的不同时期。

  1949年到2019年,弹指一挥间,旧貌换了新颜。

  70年间,中国破解了长期以来头号发展难题,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生产国,人民家境殷实、安居乐业,农业和农村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

  70年间,中国从积贫积弱的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农业一直是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

  “饭碗不空,肚子不饿,才能干别的事。”忆及过去,李昌浩感慨道:“一家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与此同时,距南洲村2700公里开外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大豆田也已金黄一片。豆农侯文林剥开豆荚,把大豆扔进嘴里嚼起来。

  “丰收已定,月底就开始收割!”他经营的林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种了4500多亩大豆,预计亩产超过300斤,这比国产大豆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

  调减玉米、扩种大豆,是这片黑土地上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招。今年黑龙江全省不仅大豆面积增至6400万亩,还通过集成绿色种植技术、开展高产攻关创建等,提升了单产水平,从而提高了种植效益。

  来自大地的丰收喜悦,又何止粮食?你看,新疆的辣椒通红、葡萄翠绿,湖北的莲藕白壮、小龙虾活泛,河北的梨子脆生生、板栗大而满,云南的玫瑰飘香、芒果金黄,内蒙古的羊只肥美、牧歌欢唱……

  斗转星移,四季轮回。亿万农民用勤勉的劳作绘就一幅幅美景,用汗水浇灌出一年年硕果。

  岁稔年丰,家国同庆,幸甚至哉!

  增收才是真丰收

  雨刚停,和大林就放下茶杯、换上雨鞋,急急忙忙走向屋后的茶山。他要趁天晴采茶去。

  和大林的丰收节将在茶山上度过。他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这是一个藏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深处的小山村。

  和大林种了30多年茶树,但过去由于交通落后,茶叶一直卖不起好价钱。和其他村民一样,家里还是得靠玉米、土豆为生。因为海拔高,这些传统农作物产量低、只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公路通进村里,来山里自驾游的人们越来越多,游客对和大林的高山生态茶颇为青睐。他的茶叶七成都是游客买走的,普通级别的茶叶,一斤能卖300元上下。一家人的生活也一天天滋润起来。

  看到茶叶销路越来越好,村民们开始跟着和大林种起生态茶。随着收入的增加,大伙陆续告别人畜混居的环境,住进了有卫生间的砖房。

  同样的秋日,不同的欢歌。在太行山里的河北石家庄赞皇县西石家庄村,此时正是板栗丰收之时。满山的栗子树上,一个个毛栗子果肉饱满甘甜。

  祁坚强用长竿打栗子、他的妻子用夹子收栗子,两口子正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今年有点旱,产量没有往年高,但价格却比往年每斤高了1块多钱,算下来收入还高了点。

  收获后的板栗要抓紧卖掉,不然脱壳后的栗子很快会干,市场不欢迎。与和大林一样,祁坚强不再担心销路问题,因为他搭上了农产品电商的快车。

  去年,赞皇县的一家农产品经销公司把当地的大枣、核桃、板栗、寿桃等特色农产品,上线到苏宁易购的“中华特色馆”,一下子打开了全国销路。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所有贫困群众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从新中国成立时农村人口普遍贫困到上个世纪末中国人基本解决温饱,再到2020年“一个都不能掉队”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将是划时代的成就。

  美好生活新希望

  再有一个月,新疆的和田大枣就要收获了。64岁的王宗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种了39亩红枣树,这是他家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枣子长势不错,预计产量能比去年翻一番,王宗新很满意,但他担心收获时的市场价格。

  这两年,随着交通物流水平的提升和新疆林果的品牌化建设,和田大枣名声越来越大,全国有名。王宗新的大枣每年都销往全国各地。

  “同质化竞争严重,农民又分散面对市场,收购价不理想。”他坦言,“最为渴望的就是议价权,希望我们枣农能在合作社组织下跟收购方议个好价钱。”

  不仅经营是分散的,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规模比王宗新要小得多——全国2亿多农户,户均耕地面积才7亩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又保护好小农户的收益,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个必答题。丰收之时,仍须各方继续求索。

  农民的丰收,不仅是农产品丰收,甚至也不仅是收入的增长,还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乡村文化、留得住的乡情。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愿——

  “收完栗子,我家就要搬进新房了。希望以后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越来越方便,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祁坚强两口子笑意融融地说。

  “种田效益提高了,农业才能良性循环,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农村、建设农村。”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程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陈应征说。

  “我希望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农村的资源留在农村,年轻人不再都涌进城市。”全国劳模、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党支部书记袁少敏说。

  “从咬牙坚持到满满的获得感,投身农业6年来酸甜苦辣尝了个遍。希望社会对我们这些‘新农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多。” 湖北十大职业农民之一、吴稻长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吴斌说。

  ……

  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之歌,正在广阔原野激荡响起!(记者董峻、高敬、周楠、杨静、王建、李志浩)


↑TOP
上一篇: 习近平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
下一篇: 安徽:牢记嘱托闯新路 共同迈向制造业新时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