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会员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会员动态 

中国酿 世界香——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全新形象片亮相央视
日期:2019-10-8  新闻来源: 本站   浏览[375]

     中国酿,世界香!当“China”成为世界媒体不可不提的词汇时,中国酿就让人产生了对东方传统酿造的无限遐想。只有深厚时间沉淀的历史底蕴才能将“酿”字阐释的淋漓尽致。对于中国老八大名酒古井贡酒来说,“酿”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要严格按照千年古法《九酝酒法》,以不可复制的国保窖池群来发酵,在恒温恒湿的地下无极酒窖中慢慢老熟,最终才能完成“酿”的全过程!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v3001ws4ity.html?ptag=qqbrowser

    千年古法《九酝酒法》到底是什么?

 

    公元196年的东汉,曹操就根据《九酝酒法》酿造九酝春酒,并将酒法和酒一起进贡给汉献帝,得到贡酒美名。他在奏折中这样写道“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二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 ”。这个古法记录于《齐民要术》中已流传千年,从东汉九酝春到明清减酒,再到今天的古井贡酒,以《九酝酒法》来酿造的美酒历时一千八百多年都未曾断代。2018年《九酝酒法》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的认证,中国白酒的历史地位获得了国际认可,有力推动了中国白酒国际化。

     国保窖池有何神奇之处?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是白酒业内普遍的认知,2013年“古井贡酒酿造遗址”包括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及两口古井4个单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位一体展示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古井贡酒因此成为中国白酒行业首屈一指,国家级文物最多、体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企业。

 

    明清窖池群中的功勋池,源自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的公兴槽坊。窖池内含有被称为“软黄金”的老窖神泥,富含600多种有益微生物群,是中国白酒老窖池检测分析数据库极限样板库之一。生生不息的系统性微生物生化过程,产生了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几十种呈香呈味物质,同时古井贡酒采用了“老五甑”酿造工艺,经过压池子工艺延长发酵期,保证了古井贡酒的酒香之丰醇。

 

    中国酿,世界香!欲知中国酿,先观形象片,从古井贡酒·年份原浆2019全新形象广告片中,我们将看到一杯酒的诞生,这是根植在东方土地上的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以光影形式展现给消费者,以杯酒阅人生!


↑TOP
上一篇: 传承好我们的传承古井十一上新,峥嵘70载与国“贡”欢庆!
下一篇: 情怀、文化双向联合,从这支广告重新认识古井贡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第
·诗词大会话古井:“寒暑”里的美
·诗中酒香,为每一次心动增彩
·文化铸魂┃古井贡酒助“燃”中国
·再度牵手《中国诗词大会》,古井
·诗酒总相宜,古井贡酒再携《中国
·《2023中国诗词大会》:诗话
·春晚+《中国诗词大会》接力赋能
·美酒之美在诗词,诗酒源流在魏晋
·古井集团:潜心创新打造白酒科技
·从5°到“五度”,5
·麦田守望丨从粮香到酒香,古井贡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