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开放,让迢迢边关拥有稳稳幸福
日期:2019-11-20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147]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开放,让迢迢边关拥有稳稳幸福——来自内陆沿边开放小城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开放,让迢迢边关拥有稳稳幸福——来自内陆沿边开放小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建 关俏俏 朱丽莉 何伟

  “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内陆沿边地区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跨越性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我国一些内陆沿边开放地区走访发现,党中央的政策和总书记的关切正在让一个个“末梢”边陲成为内陆开放“桥头堡”,呈现一派经济良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盎然生机。

 

  “易货”变“自贸” “天堑”变通途

 

11月18日,邱祥林在家中擦拭相机。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76岁的邱祥林生活在边城——黑龙江省黑河市,平时总喜欢带上相机到黑龙江边走走。不久前,在即将通车的中俄首座公路大桥前,他按下快门。这座大桥将把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连接起来。

  这位从当地报社退休的老人,用10多万底照片,记录下了中俄边境开放合作的历史进程。

  邱祥林的书房里有两面铁柜,里面一条条底片被纸袋装好,按照拍摄时间被分装到不同的木匣子里,几个匣子并排放在一层,从地面一直堆过头顶。邱祥林从众多珍贵的黑白底片中,抽出几张给记者看。

11月18日,邱祥林在家中翻看珍藏的黑白胶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生活在一江两岸的两国百姓,隔江相望几十年不能往来。1984年10月1日,苏中友好代表团破冰访问黑河,受到中国方面的热烈欢迎。”

  1987年,黑河通过易货贸易打开了我国向北开放的“大门”,两国边贸逐渐兴盛起来。“当时,黑河对苏联的民间贸易全国最火!”邱祥林指着自己拍摄的一张照片说,在黑河俄罗斯商品一条街上,随处可见手拿运动服与苏联人交换呢子大衣的情景。

  上世纪80年代末,邱祥林的老伴姚庭珍辞掉商店营业员的工作,也加入“倒爷”的队伍中。按当时的规定,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不交税,姚庭珍里里外外穿着20多套运动服去俄罗斯……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饭店门前,姚庭珍用运动服换呢子大衣,换一件,从身上脱下一件运动服。当时从事边民互市贸易的人员,只要黑龙江不封冻,乘船就能在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实现当日往返。

  随着两国合作不断扩大,邱祥林的镜头从民间易货贸易转向中俄油气、电力、矿产、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内容越来越丰富。明年就要开通的雄伟壮观的中俄跨黑龙江公路大桥,其不同时段的进展,从早到晚的“身姿”,被邱祥林一一摄入。

  今年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获批复。目前,中国这一最北自贸区片区内新入住登记130多家企业,标志性项目中俄月星跨境物流枢纽已开建。

  “黑河市对俄合作进入‘自贸区时代’,沿边开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我要用镜头记录更多精彩瞬间。”邱祥林兴奋地说。

 

  铺展新“丝路” 口岸“千帆”过

 

  在“百年口岸”霍尔果斯,于成忠被哈萨克斯坦媒体称为“中国水果大王”。

  31年前,19岁的于成忠从河南周口来到新疆闯荡,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果蔬。1997年,在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他发现了中亚国家喜食中国果蔬的商机,从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把2800箱橘子拉到了霍尔果斯。

  当时由于保存条件及路况差,一部分橘子烂掉,于成忠赔了不少。但他仍相信这里巨大的商机。于成忠开始在当地筹建保鲜库、打造蔬菜基地、建设温室大棚。2006年,于成忠拥有了固定客户群体。

  2010年,于成忠成立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等地。2012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运营,霍尔果斯迎来“变身升级”。

游客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家免税店挑选化妆品(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2018年,双西公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中哈段通车,霍尔果斯至阿拉木图车程缩短约2小时。今年又开通霍尔果斯—努尔饶尔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于成忠的边贸生意迎来一个个利好。

  在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的货场,记者看到,往来的哈萨克斯坦司机将“绿色通道”标识贴在冷链车上,通关后驶往300公里外的阿拉木图市场。于成忠说,公司去年出口果蔬超过6万吨,贸易额9000万美元。

  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霍尔果斯区域出口苹果、鲜桃等果蔬9.06万吨,占新疆口岸果蔬出口量的60.97%。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许新明说,随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及配套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游客在一家哈萨克斯坦酒商开设的店铺里选酒(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一带一路”好 跨境上班来

 

  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江平镇,64岁的京族村民苏春发乐呵呵地忙碌着。平日里,他和家人收购海产品,搞旅游服务;同时,教人弹奏独弦琴,邀请越南歌手来对歌。

  “过去我们都很穷困,吃上‘开放饭’后才逐渐富裕起来。”苏春发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他和许多村民一样,挑着海产品翻山越岭去换粮,有时1斤鱼只能换2斤木薯。

  上世纪90年代起,苏春发和其他村民凭借毗邻越南的优势,加上和边民语言相通的便利,较早参与到边境贸易中来,将啤酒、瓷砖、家用电器等卖给越南民众,同时从那边进口煤炭、海产品等货物。

  靠边贸富裕起来的苏春发建起了3层小洋楼,而今,拿出大量时间教授独弦琴,并培养了一批传承人,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使者。

  两年前,中国与越南在东兴试点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越南工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中国边境地区指定区域工作。

  在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有一条有名的“越南街”。记者在“越南街”的一家特产店看到,23岁的越南姑娘团小嫦正用流利的中文接待着一批批中国顾客。她的店里,满是咖啡、榴莲饼、酸奶等来自越南的特色商品。

  团小嫦从越南家里经过口岸到店铺只需20分钟,从2018年4月起,她上午跨过北仑河大桥到中国东兴工作,晚上下班再回到越南的家中。这是上万名中越边境“跨国上班族”每日的生活轨迹。

  “每天过关最快只要6秒钟,便利的互联互通让来往很方便。”团小嫦说,虽然上下班需经过两国边检关口,但感觉和在越南上班没有什么区别。

  记者了解,如今,越来越多的越南务工者进入东兴务工,做生意,实实在在享受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


↑TOP
上一篇: 习主席香港局势重要讲话“3+3+3+1”值得逐句细读!
下一篇: 习近平寄语希望工程: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