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百年跨越 逐梦京张
日期:2019-12-31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150]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题:百年跨越,逐梦京张——写在京张高铁开通暨中国高铁突破3.5万公里之际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樊曦、丁静、秦婧

    12月30日8时30分,北京北站。“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8811次列车准时发出,驶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太子城站。


    12月30日,在北京北站站台上,工作人员拉起横幅庆祝京张高铁开通运营。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12月30日,G8811次列车抵达太子城站,乘客下车来到太子城站门前拍照留念。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这列世界最先进的列车从八达岭长城脚下穿过,与100多年前京张铁路并肩前行。

    百年跨越,两条京张线,见证了中国人从自己设计建设第一条“争气路”,到成为开启智能高铁“先行者”的历程。

    逐梦京张,以此为标志,中国高铁里程突破3.5万公里,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筑就新的荣光。


  
  12月30日,一列复兴号列车行驶在崇礼铁路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路段。当日,崇礼铁路与京张高铁同步开通。新华社发

 

百年跨越,成就“高铁之国”


    北京市延庆区,长城脚下,青山环抱的青龙桥车站旁,有一尊詹天佑的铜像。

    作为京张铁路的缔造者,他眺望远方,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百年沧桑巨变……

    1905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全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是京张铁路的关键工程。当时,我国尚没有一条国人独立主持设计、建造、运营的干线铁路,外国工程师放言: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留学归来的詹天佑打破了这个论断。他将南美伐木所用的“人”字形铁路首次运用在我国干线铁路上,通过延长距离,顺利通过了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度,将原本需要开挖1800多米的八达岭隧道缩短为1091米。


   
12月30日,G8811次列车停靠在太子城站。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12月30日,由北京北站开往张家口站的G9101次列车停靠在八达岭长城站。新华社发(任超摄)


    12月30日,G2505次列车驶离张家口站。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如今,京张高铁在其下方穿越而过。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说,这是象征着中国发展速度的京张高铁与老京张铁路的“握手”,成就了百年京张的立体交汇。

“在‘詹天佑’脚下干工程,必须干成精品。”中铁五局集团四公司京张高铁项目经理蒋思说。

    他负责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京张高铁唯一一座地下站,也是目前世界埋深最大的高铁地下站。工程修到青龙桥站下方时,距地面仅有4米,还要保证上面的火车正常行驶。

    百年跨越,中国铁路建设从詹天佑时的蒸汽时代,经历了内燃机时代、电气时代,迅速跨入高铁时代。

    一百多年前,京张铁路是京包铁路的首段。从包头乘火车进京,火车要慢慢悠悠地走上一晚才能到青龙桥站,在这儿换了车头之后还要花上半天功夫才能进京。

    “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呼高铁将与大张高铁同步通车,乘高铁从张家口到北京只要一个多小时。京张高铁与张呼高铁、大张高铁连通后,京津冀地区可实现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黄欣说。

    路网越织越密,行程日益便捷。2019年12月,包括京张高铁在内的10余条铁路密集开通。

    中国仿佛变“小”了——河南“米”字铁路网成形、山东高铁成环、江西市市通动车,中华大地“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不断延伸……

    人们的梦想变大了——高铁纵横,“说走就走”,百姓出行半径随着“高铁经济圈”的扩大而延伸。

    “一百多年前,我的曾祖父建设了京张铁路。今天,我亲身乘坐了京张高铁。我相信,他老人家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和我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詹天佑的重孙女詹欣告诉记者。


 
   12月30日,在北京北站开往太子城站的G8811次列车上,一名乘客望向窗外。车窗上贴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的剪纸。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创新引领,缔造“智慧之途”


    “智能”,这是京张高铁最亮丽的标签。

    京张高铁上运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自己就能开。

    “列车增加了自动运行控制ATO相关设备,全程实现有人值守下的自动驾驶,重新定义了火车的运行方式。”铁科院机车车辆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波说。

    按照地面调度中心预先规划的精准运行计划,“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能自动控制发车、加速、减速、停车。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动车组搭载的智能列车安全监控系统,有2000多个监测点,对动车组状态全面实时监控,实现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


   
12月30日,在太子城站开往北京北站的G8812次列车上,乘客操作触摸屏接热水。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12月30日,在北京北站站台上,一名乘客拖着滑雪板登上开往太子城站的G8811次列车。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12月30日,参与京张高铁建设的一名中铁七局员工在G2507次列车上拍摄沙城站还建工程。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百年间,从京张铁路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一个个火车头、一列列车厢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实力。

    张波说,“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为基础研发的。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既要适应京张高铁的线路条件,还要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服务需求。

    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车底,有两个约9平方米的方盒子。它们是蓄能电池包,平时开行时车辆为它们充电,当接触网出现电力故障时,它们为车辆提供电力,确保顺利到达就近的车站。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漂亮外观。在人性化服务方面,新增了智能环境感知调节技术,能够实现温度、灯光、车窗颜色等调节,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度。全车wifi覆盖,还配置了多语种的旅客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旅客的需求。座椅采用滑道式安装,允许增加更多轮椅。

    “局部车厢还增加滑雪器材存放柜,用于滑雪爱好者存放滑雪板等器材。采用二维码识别的滑雪器材锁,方便安全。”他说。

    作为我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每一条钢轨的质量监造、供应和廓形设计打磨也运用了大数据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在钢轨生产环节,他们就为每条钢轨建立起数据档案。高铁开通运营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全线钢轨的“健康”状态,实现钢轨全寿命周期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樊一江表示,10余年间,中国高铁的变化令世界惊叹。从一列列“和谐号”动车飞驰大江南北,到“复兴号”引领世界标准,中国高铁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12月30日,在北京北站候车厅,来自张家口的于女士拿着京张高铁的新车票(右)和她收藏的2007年京张铁路老车票拍照。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实干圆梦,铺就“复兴之路”


    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往奥运赛场的各国来客将能乘坐京张高铁。

    百年前,詹天佑曾写下“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并以此激励自己带领国人设计、建造铁路。然而,京张铁路还是没有完全摆脱“靠洋人”的命运。

    那时候,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想生产铁路需要的相关装备就是天方夜谭。

    “虽然京张铁路的设计和建造由中国人完成,但铁路的所有部件,甚至每一颗钉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唐山南站转运车间支部书记顾林说。

    “工程师既有利国之技能,应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是110年前,詹天佑对筑路强国的深刻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心底的呐喊。各出所学、追求精品之铁路精神,此后引领一代代铁路人踏上筑梦之路。

    时光到了百年后,中国铁路早已跨入了自主化时代。基于北斗卫星和GIS技术,设计者在京张高铁部署了一张“定位”大网,能够利用铁路的高精度地图,为建设、运营、调度、维护、应急全流程提供智能化服务。

    “未来,京张高铁10个车站将有同一个‘大脑’。”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智能工程化设计总体负责人李红侠说,通过这个大脑,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实现客站灯光、温度、湿度等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


   
12月30日,G2418次列车驶过居庸关长城。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12月30日,在开往太子城站的G8811次列车上,一名乘客准备把滑雪板放置在滑雪器材存放柜里。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12月30日,一列复兴号列车行驶在京张高铁官厅水库大桥上。新华社发

    百年京张,承载着中国人的复兴梦想、强国情怀。重构京张,正在竖起铁路强国、民族复兴的又一丰碑。

    在铁科院的“成绩单”上,有这么一句话:“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依托京张高铁建设,中国将进一步形成智能高铁应用示范方案,构建智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成为引领世界的智能高铁应用国家。

    “京张高铁世界瞩目,但这不是建设者创造的奇迹。是伟大的时代、祖国的发展,造就了这个奇迹。”中铁设计京张铁路项目副总体设计师吕刚说。


↑TOP
上一篇: 最高规格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这些要求意义重大
下一篇: 习近平对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作出重要指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