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咬紧牙关 战“疫”到底——湖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毫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日期:2020-3-13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225]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咬紧牙关 战“疫”到底——湖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毫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3月12日电 题:咬紧牙关 战“疫”到底——湖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毫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新华社记者周甲禄、李劲峰、梁建强

  疫情防控斗争,湖北和武汉是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指导组的指导督导下,在全国各地的驰援襄助,以及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从4位数的高位运行期,到3位数的中位运行期、2位数的低位运行期,直至如今的个位数……3月11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新增确诊人数首次回落到个位数。

  咬紧牙关、坚韧不拔;一鼓作气,不胜不休!

  抓救治:争分夺秒 生命至上

  战“疫”一线,时间就是生命!

  “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明确要求。

  这是生命至上理念的彰显,也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

  抢抓救治,形势正在积极向好——

  “我要出舱了,感谢医护人员精心照顾!”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49名患者出院。至此,武汉市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由体育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的这些方舱医院,运行1个多月来,共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成为此次战“疫”中关键的“生命方舟”。

  “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了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说,这是中国采取的重大公共卫生举措,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宝贵经验。

  方舱休舱,定点医院中,对重症、危重症精准救治工作仍在争分夺秒——

  千方百计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全面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湖北本地的医务工作者正联手各地支援的医务人员,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白衣执甲,医者仁心。得益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整建制地调派医疗力量驰援武汉,在各地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和麻醉科等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5000多人。

  放眼荆楚大地,全国19个省份正在对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尽锐出征、专家云集,极大地充实了湖北的救治力量。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他们重症、感染和呼吸相关科室主任几乎都选派到了湖北,很多都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着力强化救治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区,组建院士巡诊团队,成立联合专家组,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诊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定点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占比已从14%提高到64%。

  救治工作不断强化,一批批患者治愈出院。湖北省还明确相关规定,出院后,继续到指定场所隔离14天。

  多措并举,收效明显。

  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疑似病例数,重症、危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比例,病亡率……一系列关键数据,持续下降。

  严阻隔:切断传播 分片围歼

  发病隐蔽、潜伏期长、传染性强……战“疫”,风险和挑战不容小觑。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指明方向。

  ——封闭管理,切断传播!

  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开展拉网式筛查甄别,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当前,疫情防控阵地战、歼灭战,仍在继续。

  新增病例虽然下降了,实现了应收尽收,小区仍然实行封闭管理。白天打电话,晚上“数电灯”。武汉市、区、街道数万余名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一线,继续强化排查管控工作——确诊患者送往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疑似、发热和密接接触者送往隔离点集中隔离,相应的要求,严格落实。

  岳飞社区位于汉口核心商业区,老旧小区多,社区各小区路口出入口总计超过40个。“人员管不住,疫情就防不住。”社区书记彭玮说,通过铁门围挡、水马围栏等方式,现在只留下1个车辆出入口和4个人员进出口,24小时轮班值守。

  ——“无疫”创建,分片围歼。

  “无疫情社区”的公示牌,近日,挂到了武汉市汉阳区陈家咀社区的墙上。

  “自2月22日以来,社区再也没有确诊、疑似或发热病例。”社区书记陈伟说,成为无疫情社区,社区居民也能更放心。

  目前,武汉市正在开展“无疫情社区、小区、村(大队)”评定工作。根据11日公布的第三批评定名单,全市累计无疫情小区3945个,占全市小区总数的55.5%;无疫情社区225个,占比16%;无疫情村(大队)1592个,占比81.9%。

  蔡甸区委书记陈新垓等干部表示,无疫情社区、小区、村(大队)越来越多,意味着疫情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小,基层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当更多社区、小区都成为“安全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就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强封控:堵住漏洞 开展流调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要加强进出人员管理,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

  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之际,湖北省着力进一步严格内外封控管理,继续加强出入通道管控。武汉市对全市进出城75个主要封控点、213个乡间小路道口进行管控,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坚决做到外防输出。

  薄弱区域、薄弱部位,不留死角!武汉市及湖北各地,还在全面加强小区、村庄封控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中心城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新城区临街村庄等地的防控工作,坚决堵住漏洞。

  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咬紧牙关坚持!

  湖北省、武汉市切实加强特殊场所疫情防控,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属地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和各特殊场所主体责任,推动防控举措落到实处。

  严格落实环境消杀、分餐制、每日两测体温;所有特殊场所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所有患者实现分类救治;加强对养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人文关怀,及时补充专业医护力量和志愿者,全力保障好基本生活……

  一项项举措,确保了防控工作到位、夯实。

  抓好疫情防控,也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还以县域为单位,划分低、中、高风险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企业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具体行业企业实行灵活动态管理。

  不放过任何一个传染源,摸清每个感染者的轨迹!湖北省、武汉市切实做精做细流行病学调查。不断完善“发热诊断—确诊和疑似—轨迹调查—确定密接者—隔离密接者—对密接者核酸检测”工作闭环,严格管理发热门诊,确保每一位新增确诊和疑似病患都能无缝隙进行流调和分类救治。

  当前,武汉市日均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8万份、时间缩短到24小时内,实现当日发、当日测、当日清。完善“信息闭环”,武汉市集成共享公安、卫健、民政等150个信息子系统,全面提升了“四类人员”实时状态信息核查比对能力。

  春意渐浓,湖北省、武汉市的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

  战“疫”,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正用慎终如始的坚守,再接再厉的坚韧、善作善成的坚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TOP
上一篇: 在决胜之地,习近平发出“必胜”最强音
下一篇: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