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疫情防控不减压 复工复产正加速——武汉“解封”满月观察
日期:2020-5-9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23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疫情防控不减压 复工复产正加速——武汉“解封”满月观察

 

  新华社武汉5月8日电 题:疫情防控不减压 复工复产正加速——武汉“解

封”满月观察

  新华社记者

  公共交通恢复全网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接近99%,餐饮门店有序开放堂食,高三年级和中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复学复课……自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以来已有一个月,这座封闭76天的城市正加速“回血”。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协调推动湖北省和武汉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动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落实到位,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公路上,车水马龙;工厂里,机器轰鸣;街巷里,人流日增。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硝烟味渐淡,烟火气渐浓。

  4月28日拍摄的即将恢复开放的武汉黄鹤楼景区(无人机照片)。 4月29日,武汉黄鹤楼景区将重新开放,每天限流5400人次,目前只开放室外区域,全封闭区域暂不开放。游客入园前要扫描健康码并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入园游览。 新华社发(赵军 摄)

 

  大街小巷复苏重现烟火气

  “人声鼎沸的‘过早’回来了,咱的生活就热闹了。”“五一”假期,“95后”小伙儿杨景一大早从后湖坐地铁回到曾经住过的三眼桥,嗦了一碗牛肉粉,打包了5个汽水包。

  热干面、面窝、烧卖、酥饺……让杨景念念不忘的,是这条百米街巷里的传统好味儿,也是久违的市井烟火气。

  路边商铺卖的早点,是武汉人热气腾腾生活的一部分;位于武昌江畔、汉阳门旁的户部巷,则是外地人来汉的打卡地。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户部巷的热干面店、汤包店等20余家店铺陆续恢复营业,人气也在渐渐恢复。

  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说,目前全市5万多家餐厅中,约13%已恢复堂食、45%恢复外卖,每日餐饮外卖单量超过10万份。

  过江轮渡乘风破浪,有轨电车奔驰而来……近日,武汉市交通在途流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

  交通的便利,让市民出游的热情高涨起来。“五一”假期,武汉市民曾琳琳带着家人来到紫薇都市田园湖畔野餐。他们支起帐篷,在餐垫上摆放上丰富的点心、水果。“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家出游。蓝天、碧水、繁花、美景一直没变,心态却有所不同。”曾琳琳说,“眼前的武汉是更好的武汉。”

  “在家胖了,担心同学认不出来,希望复课后第一次考试成绩不要下滑。”5月6日,5.78万名武汉高三年级学生和中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学生复学复课。返回阔别百余天的校园,武汉第十七中学高三(4)班学生宗正既激动又紧张。

  5月20日,7.3万名武汉市初三年级学生也将复课。

  4月30日,来自中铁七局的建设者在武九北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现场作业。 由中铁七局参建的武汉武九北综合管廊工程于3月底获批后复工复产,目前进展顺利,建成后可将原本一条条单独铺设的线缆管线集中,使城市减少“蜘蛛网”“拉链路”,成为改善城市治理的“收纳神器”。 据悉,这里的建设者在疫情期间先后多次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及定点医院的设备维修工作。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疫情防控抓得紧,复工复产才有底气和信心。

  “各位宝宝,我身上穿的这件是全棉的,可舒服了!”位于汉正街的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韩国馆2楼,导购小曾正在直播专用玻璃台上试穿店内新款T恤。

  店主周先生说,疫情让线下商业活动全部暂停,“要自救,就只能做直播,然后通过快递将商品发出去。”让周先生喜出望外的是,通过直播,带货金额最初一天几千元,现在稳定在1万多元。

  在武汉三镇,大企业、小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4月8日,武汉举行首场“云招商”,总投资额达2451亿元的69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武汉;4月10日,总投资1865.7亿元的100个重大项目在武汉集中开工;4月21日,首场复工复产企业现场招聘会举行,281家参会企业共提供万余个就业岗位……

  “我们要将‘火神山、雷神山精神’转化为复工复产的强大动能。”5月8日上午,中建三局光谷之星大讲堂,300余名头戴安全帽、身穿橘色反光马甲的建筑工人,铿锵有力地进行复工复产劳动宣誓。

  启动仪式所在地东湖高新区是湖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广为人知的“中国光谷”。这里聚集了10万多家科技企业,以“芯屏端网”万亿集群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风浪中保持住了强大的产业定力和生命力。

  林立的打桩机、忙碌的渣土车、挥汗如雨的建设者……近期,东风云峰和吉利高端整车两个百亿汽车项目工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数千名建设者放弃休息抢抓工期,力争把因疫情停工的时间“夺”回来。

  汽车产业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能否实现疫后重振,是武汉稳经济促发展的关键。在汽车产业产值约占武汉市75%、湖北省33%的武汉开发区,当地政府部门从员工返岗、人员招聘、资金纾困等方面着手,贴身帮扶企业。目前,以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为代表的整车企业恢复满产,同步带动5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复工复产,部分企业已经满负荷运转。

  武汉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武汉保卫战已取得决定性成果,进入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形势催人,必须坚定必胜信心,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加快打造英雄豪迈、实力雄厚、品质卓越的大美武汉。

  5月6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在上课。 当日,武汉首批121所学校高三年级正式复学,学生返校上课。据了解,开学前,所有校园均开展了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杀工作,所有学生返校前须进行健康检测。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防控不放松 抗疫都有责

  4月26日下午,武汉市肺科医院77岁的新冠肺炎患者丁某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临床症状解除,达到出院标准。至此,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4月8日给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中说:“现在,武汉已经解除了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但防控任务不可松懈。社区仍然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关键是要抓好新形势下防控常态化工作。”

  武汉“解封”、湖北应急响应降级,但阻击疫情的防线在武汉社区不断延伸、筑牢。

  “再熟也要看证,没证不能外出。”在武昌区国际城社区,物业保安陈师傅严格把守小区出入口,桌子、测温仪、二维码牌子、登记册是必备“四大件”,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要求严格执行。

  在武汉开发区全力南社区,居民变身“健康监督员”,为封闭管控找漏洞、出主意。“昨天晚上刮大风,在阳台看到三号门岗围挡快吹倒了,要安排人员维修。”“今天早上,小区门口的快餐店有名员工没戴手套。请督促改进!”

  黄鹤楼脚下,武昌区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85后”社区书记翁文静动员居民“坚持再坚持”“无事不外出”,守住“无疫情社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封控措施不变,变的是管理方式。面对复工复产的发展需求,武汉对社区没有简单“一封了之”,而是向精细管理方向延伸。

  汉阳区澜菲溪岸社区居民多为东风汽车公司及其配套企业员工。早高峰,居民私家车同时涌出,社区放行1037辆车一度用了一个半小时。为此,社区人员人工上前扫码,压缩滞留时间,破解小区内的拥堵问题。

  从临时走向常态,从应急变为日常,武汉居民主动积极适应新变化。小区快递柜前,居民们用自动消毒机进行消毒;店面门口,居民有序保持距离等待测量体温,扫码后再进入……

  凤凰涅槃,武汉逐步走出阴霾,美好家园正在回归。(执笔记者:廖君、冯国栋、王自宸、徐海波;参与记者:喻珮、乐文婉)


↑TOP
上一篇: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 习近平的2020·四月:部署三件大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