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锤炼意志 轻装上阵——党员干部在一线磨砺闪光故事
日期:2020-5-13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32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锤炼意志 轻装上阵——党员干部在一线磨砺闪光故事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锤炼意志 轻装上阵——党员干部在一线磨砺闪光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念、何伟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勇敢逆行、忘我拼搏,用信仰筑起一座座“红色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根据情况分层分级予以表彰和嘉奖。

  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近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严管与厚爱并重,关心关怀一线党员干部,组织的温暖无处不在,浸入人心、激励斗志,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在斗争一线经受磨砺绽放光彩。

    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滨(右)向值班人员叮嘱注意事项。新华社发

 

  党员干部在最前线经受锤炼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承担着接收各市县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艰巨任务,是广西抗疫“主战场”。曾参与抗击“非典”的老党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滨,带领200多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投身其中。

  危重型患者缺氧加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这项操作感染风险大,但熊滨每次都带头做。熊滨入驻医院第5天早上,父亲离世,他仍然坚守在最前线。目前医院收治的81例确诊患者,均治愈出院。“这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熊滨说。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党员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建荣说,进驻的医务人员中,包括新入党26人在内的100多名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最危险的任务党员先上,最脏最累的活儿党员抢着干,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实际行动。”

  面对疫情形势,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党员干部主动迎接挑战。口罩生产重点企业浙江省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开足马力生产,但因装配力量不足无法有效释放产能。建德市紧急选派50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安排到绕松紧带、贴棉、套袋等岗位,吃住在企业,加班加点干,8天完成40余万只口罩贴棉工序。

  “尽管刚上手时不太熟练,但突击队党员干部们沉着冷静,想尽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产量,使单个口罩的加工时间缩短了一半。”建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在哪里战斗;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在武汉,4.45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13800多个网格参与排查工作;1.9万名民警加强值守,成为防控前沿“尖兵”。

  广大党员热情投身抗疫、复产最前线,以不懈奋斗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祖国各地高高飘扬。

 

  “硬核”措施关爱“逆行者”

  三军用命气壮山河,后勤保障不误时机。

  在“白衣天使”冲锋陷阵的同时,如何筑牢防感染防线?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胡必杰用心分析研判,改造硬件、改进流程,在有限的就诊空间合理划定安全分区,开辟第一、第二发热门诊,根据风险高低分类诊治,同时改进诊疗区域内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优化病人转运流程等,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推出有效防控措施,务求确保一线人员安全。

  4月2日,浙大一院与来自多个国家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视频连线分享抗疫经验,党委书记梁廷波(右二)在连线中发言。新华社发(崔力 摄)

  近日,浙大一院与十几位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线医务工作者通过视频连线分享隔离防控和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等经验,中国抗疫经验引起各国同行越来越多的关注。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我们严格做好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培训和考核,一线工作人员统一隔离住宿,做好隔离区域合理划分和环境消毒,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服务不分巨细,务求为一线解决后顾之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派出3批28人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医院对一线医疗队员实行“一人一户一档”精准联络服务,组织专业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疏导,主动解决家庭困难和子女教育问题。广西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医疗组组长温汉春说:“尽管一开始医院物资紧张,但给我们提供的物资一应俱全。”

  父亲刚做完肺移植手术,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医生苏俊威主动请战进入医院负压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党委、有关科室、当地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照顾他的父亲,努力为苏俊威解除后顾之忧。

  关爱举措精准对焦,务求在一线播撒温暖。

  浙江省委组织部与民政、财政等12家单位建立工作专班,2633个由机关处级干部、医疗卫生机构中层干部、志愿者及社区工作者组成省市专项工作组,对援鄂医疗队员和一线医务人员7200余人实行“一人一帮扶”,帮助解决了老人照料、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问题2100多个。

  各地加大关心关爱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力度,努力做好防护物资保障,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千方百计消除“逆行者”的后顾之忧。

    1月29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在去病房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管爱并重”激励实干担当

  4月10日,湖北省委组织部报请湖北省委研究同意,拟提拔重用4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其中之一。如今,张定宇已经就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这让当地基层干部备受鼓舞,认为组织能给“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月4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锋在协调患者救治事宜。新华社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80后”干部高锋放弃原定的新婚蜜月旅行计划,在抗疫期间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成为前线人员坚强的后盾,被破格提拔。广西桂林、玉林、贺州等多地提拔重用在抗疫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批干部和医务人员,自治区卫健委近日对5名在抗疫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青年干部提拔使用。

  一个个模范党员就是一盏盏闪烁的明灯,照亮了更多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介绍,广西先后派出8批医疗队962名队员驰援湖北。474名医务人员在战“疫”一线经过严峻考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派出14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其中21人在武汉一线火线入党。

  2月26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在查看村里养殖的蜜蜂。新华社记者 何伟 摄

  面对战“疫”与战贫的双重考验,广西53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提前结束假期,奔赴贫困乡村。“每天都像在打仗。”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说。疫情突如其来,砂糖橘一度销售受阻,他联系各地客商,将村里最后一批30万斤砂糖橘销售一空。

  目前,百色市正在开展第二批“黄文秀式好干部”选树宣传工作,一大批基层党员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场斗志昂扬、日夜奋战。

  要落实厚爱举措,也要校准严管的“天平”。因医院内部管理不规范、防控不力,造成疫情蔓延和医务人员感染,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被免职;浙江省海宁市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间不配合志愿者工作、发表不当言论,被停职检查、党纪立案审查。

  各地组织部门切实督促和激励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经受考验,一批政治过硬、敢拼敢打、担当作为的干部正在各地脱颖而出。(参与记者:梁建强、俞菀、仇逸)


↑TOP
上一篇: “我看不见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是谁”——写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
下一篇: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