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第一观察·瞬间丨一张老照片,传递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日期:2021-12-02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586]

 

  今年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

  五年前的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新华社记者翻阅历史照片,发现30多年前的这样一个瞬间弥足珍贵——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闽江学院前身之一)校长。当年9月22日,习近平同志前往闽大调研。

  在这次调研讲话中,习校长强调“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多形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跨越30多年,从“以德育人”“思想政治工作”这些关键词中,清晰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以贯之的牵挂。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

  习近平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间多次强调,“培养具有正确思想观念、健康人格、很强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有所贡献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闽江学院考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一番话,指明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远意义。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前往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考察调研,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一次次重要讲话、一番番语重心长,为坚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职业教育……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新期待——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发展,展现新气象——

  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并开展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等工作;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实效”“举办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

  就在前不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在广大师生心中久久回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踏上新的征程,着眼立德树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王鹏、黄玥

  统筹:鞠鹏、张晓松、王绚、白洁

  视觉:李涛、张惠慧

  编辑:姜潇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TOP
上一篇: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下一篇: 从“美”字看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