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乡土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乡土研究 

过一个绿色清明节
日期:2014-4-4  新闻来源: 安徽日报   浏览[2098]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扫墓祭祖、悠闲踏青——

 


                                                                                                                   安徽日报 记者 夏胜为
 

  春天来临,阳明之气冉冉展开。唐代以后,清明节融合寒食、上巳节俗,将悼亡怀旧与求新护生结合,成为一种度过春天的必经仪式。祭扫、缅怀、踏青、思进,这个千百年传下来的节日,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慎终追远 担起当下责任

  清明节前,在淮北二中,一场“清明怀想”的经典诵读比赛引来了阵阵掌声,50余名中学生或单人朗诵,或多人合诵名家经典之作,精神饱满、声情并茂,感染了在场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

  在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看来,这既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民族凝聚力,又体现了人们安慰自己、激励自我,不忘本、向前进的精神内涵,这些追思活动,让子孙能真实体会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学会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清明祭祖,在人们心里定格为一种精神期待,是磨灭不掉的文化传承。在仪式化的追思里,人们获得内心的宁静。传统祭祖仪式,长者会作一篇悼文,读给后辈听。在追思活动中,让后辈了解家族的奋斗史,学习先人的精神,担起当下的责任。

  “清明关注‘死’,更赞美‘生’。 ”王贤友说,这正是“慎终追远”的意义所在,缅怀先人、教化后人,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启发了人们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愫。

  孝是清明之思的源头之水。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吴树新认为,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家庭之外,学校活动也是重要载体,可以清明为契机,组织中小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祖国历史和英模事迹,引导孩子们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立志成才。

  祭扫烈士陵墓、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制作节日小报、经典诵读……江淮大地,一场场被赋予传统文化和时代意义的学校活动,让学生感悟清明文化,感受古人思亲报本、惜春正命的节日态度。

文明祭扫 呵护绿色家园

  临近清明,合肥市环保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出《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倡议书。倡导市民文明祭祀:通过敬献鲜花、种植纪念树、敬一杯酒、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网上祭奠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告别祭祀陋习,不在道路、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共同维护天空蔚蓝、空气清新、环境清洁的生态家园。

  在合肥市小蜀山陵园,管理方日前开展了“绿色的缅怀、生态节地葬清明集体共祭”活动,以纪念过去近20年来以不保留骨灰方式安息在小蜀山的逝者们,感谢他们为子孙后代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伴着礼仪师深情、舒缓的追思词和哀婉的背景音乐,参加集体共祭的市民默哀、鞠躬、系黄丝带、插柳祈福、放飞平安祈愿鸽,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祭奠亲人,诠释着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

  在太和县,团县委与县民政局在该县万寿山陵园举办“鞭炮免费换鲜花”活动。看到带着火纸、鞭炮祭祀的居民,志愿者主动上前,向他们宣传文明祭祀意义,用鲜花换下火纸和鞭炮。在徽州区,徽州人家社区开展“告别陋习、文明祭奠”主题宣传,通过文明祭扫倡议书、社区QQ群等,倡导大家争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用文明缅怀、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怀念之情。

  “清明祭扫,一并扫掉陋习陈规。 ”安徽文明网评论员冯德利认为,文化的因素,使得中国人对于清明有着不同一般的情感寄托。但情感的表达,当因时而变。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与其在先人的坟前燃放“冲天炮”,焚烧一些“高大上”焚化品,不如送上一束鲜花,同样表达哀思与缅怀,并且关爱了被雾霾频繁纠缠的环境。 “让缅怀之情走进心里,让矗立的墓碑成为积极进取的精神指引。 ”冯德利呼吁。

拥抱春光 憧憬美好未来

  早在清明假期的前几天,家住合肥市高新区的小董一家就已经提前订好了扬州的宾馆。原来,小董家乡在江苏省盐城市,离扬州不远。“准备清明节当天和老家人团聚一下,然后约上几家人一起开车去扬州,既尽到了祭祖的心,也可以顺便
来一场短途游。”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此时天气晴朗、空气洁净、草木回春,古时人们在祭祀后,往往还要进行赏景踏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节也可算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一日游”。

  “清明虽是缅怀之日,也是欢乐之日。 ”民俗学者王贤友认为,除祭祀祖先、追古行孝外,还有更多的文化民俗,如荡秋千、放风筝、栽树插柳等,感受自然、放飞心情,这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

  在清明期间,有些地方有着戴柳、放风筝等风俗。这些风俗起源于唐代,据说戴柳可避毒辟邪,“柳”和“留”音相似,寓意把美好留在人间,家家户户会插柳。放风筝则有着将病“放走”、留下健康的美好寓意。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还会在风筝上装有笛哨,风筝上空后,声如筝鸣,为天地间增添了许多欢笑。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娱乐活动在清明时节也都为人所喜,如荡秋千、踢毽子、拔河、蹴鞠等等,这些娱乐活动不仅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诗人笔下的清明精彩纷呈,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自诞生起就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全民参与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清明节,我们应该重温民俗传统,感受自然,学会感恩。 ”王贤友表示,频发的雾霾天气警醒人们关爱自然,而在那些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日子里,就应该多到户外运动,拥抱春光。
 


↑TOP
上一篇: 保护徽州古建筑重在保住“五制”
下一篇: 走出徽州看“徽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回家:中国人的春节咏叹曲(二)
·安徽省社科院史学专家撰文阐述淮
·立法保护“活态文化” 传承非遗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如何留住乡愁
·农民文化乐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标
·走出徽州看“徽学”
·保护徽州古建筑重在保住“五制”
·“农根文化”真得味
·“草根宣讲”入人心
·安徽新农村
·专题策划 聚焦新型城镇化 “四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