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牢记总书记嘱托 凝聚建设美好安徽磅礴力量(图)一
日期:2016-4-29  新闻来源: 中安在线   浏览[492]

  【金寨回访】

  横下一条心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4月25日,记者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大别山深处的这座小山村,在4月底的细雨中还有微微寒意,山坡上新栽下去的茶苗绿得深沉。就在此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大湾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关心,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非常感动。记者 马成涛 袁野 摄

  “总书记关心得这么细致,我心里暖洋洋的”

  走进被青山环绕的大湾村大湾村民组,村民陈泽平家颇为热闹,周围几个村民组的熟人来到他家。 “老陈啊,昨儿个总书记到你家来了?真幸福啊! ”隔壁方湾组村民俞士君的言语中充满羡慕。

  陈泽平是总书记到大湾村走访的第一个贫困户。 “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总书记,没想到昨天他亲自来看望我们。他问了我的身体状况,还问了房子和粮食。没想到总书记那么忙,还关心得这么细致,我心里暖洋洋的。 ”陈泽平一边和妻子剥花生,一边感慨。

  同一个村民组,还住着陈泽平的哥哥陈泽申。就坐在总书记前一天与村民们亲切交流的地方,陈泽申慢慢削着山芋。今年67岁的陈泽申,几十年前带病退伍回到家乡。前几年,陈泽申的儿子不幸离世,如今他和上高三的孙子一起生活。和许多山区农户一样,陈泽申家客厅中悬挂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画像。孙子陈杰的8张奖状,整齐贴在显眼位置。 “总书记问了我孙子的学习情况。我一定要告诉孩子,让他好好学习,以后为社会多做贡献。 ”陈泽申摸着墙上的奖状告诉记者。

  “党的政策好,我的日子越过越好”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平家的小型光伏电站。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调研考察扶贫工作。记者 马成涛 袁野 摄

  陈泽平夫妇住的房子是有不少年头的老宅。斑驳的墙壁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昏暗的卧室里只有一盏不太亮的电灯悬在头顶,屋角堆着去年收的稻米,一截木梯通向二楼黑黢黢的仓库。 “家里就5亩地,养了头猪,种了些水稻、花生,我平时打打散工。要说从这旧房子搬出去,以前想都不敢想。 ”陈泽平说。

  今年,陈泽平收到令自己兴奋不已的好消息。依托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在离现在住所一公里多的山路下,他家将建起一座新房子。 “地基已经打好,估计今年七八月份就能住进去。村干部算过,我属于库区移民,把老房子置换掉,再加上政府补助,自己不用拿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房子。 ”陈泽平兴奋地告诉记者。

  “我们这里以前只种些水稻,没别的收入。年景好的时候1亩打600多斤稻子,去掉自己吃的,1亩收入也就一两百元。 ”说起曾经的苦日子,陈泽申摇摇头。他在县城读高三的孙子,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学费杂费全部免除,但每个月仍需不少生活费用。陈泽申虽有退伍军人补贴,但除去孙子的开销,每月并没有什么结余。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在当地基地的负责人赵寿明来到陈泽申家中,与他商谈田地流转事宜。 “我们公司和农户合作,对符合要求的田地进行流转,通过种植茶叶,能大大提高农户收入。 ”赵寿明给陈泽申算了笔账:每亩地500元流转费用,每年每亩茶园保守估计能产出2000元到3000元的茶叶。田管期间,每天还有100元工钱。 “算起来老陈家3亩地每年能有1万余元收入。 ”赵寿明说。陈泽申高兴地在田地流转合同上签上名字。

  2014年底,陈泽申家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在他家破旧的土房子一侧,记者看到光伏发电电表记数为3697千瓦时。一度电一元钱,去年一年,光伏发电给陈泽申带来了3697元收入。去年他还加入养殖合作社,养了17只山羊,一年下来卖掉3只,赚了3500余元。 “党的政策好,这几年我家多了不少新营生,明年还能再加上茶叶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一定能供孙子读完大学。 ”陈泽申说。

  “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成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热议的话题。记者 马成涛 袁野 摄

  “大湾村921户人家,贫困户有174户。总书记来的大湾村民组建档贫困户有7户。 ”去年8月到大湾村当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金寨县中医院干部余静说。 24日,余静向总书记当面表态,一户不脱贫绝不离开基层。 “现在提倡精准扶贫,我们给每户贫困户都设计了不同的扶贫方案。 ”余静介绍,以陈泽平为例,57岁的他是村里最年轻的贫困户,大湾村选择了易地搬迁扶贫的方式,并给他介绍了镇上的工作,让他有稳定收入。 “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我们会根据调研情况,在可选的扶贫项目中为贫困户作出最好的规划。 ”余静告诉记者,大湾组7户贫困户按照计划将在2019年全部脱贫。

  随着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大湾村这几年发展“农家乐”特色餐饮20余户。 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0元。 “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我们打算利用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教育资助、劳动就业、医疗救助、政府兜底等多种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在2019年前使大湾村174户建档贫困户全部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花石乡书记王玉宝说。

  金寨县近年来以扶贫攻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共脱贫9.1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0.03%下降至2015年底的14.34%。按照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我省“四个清单”要求,准确摸清贫困户需求,设计10套脱贫措施“菜单”,让贫困户结合实际自行选择,使脱贫措施与贫困户需求有效对接,确保扶贫对症下药,不搞“一锅熟”。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全力实施“3115”脱贫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19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巩固提高。

 


↑TOP
上一篇: 习近平小岗调研释放出什么信号
下一篇: 牢记总书记嘱托 凝聚建设美好安徽磅礴力量(图)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