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习近平年度“金句”之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日期:2019-12-24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147]

  记者 金佳绪

  制图 樊珊珊

  【学习进行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道出很多蕴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直击人心,令人难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通过“金句”回望全年,和您一同品味。

  时针拨到今年年初,习近平在北京老城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这句话引发了很多城市人的共鸣。

  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

  截至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千百年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记忆留住、乡愁留下,是绕不开的重要课题,考验的正是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京津冀、重庆、江西、内蒙古、甘肃、河南、上海……今年习近平在不同地方考察时,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为城市治理点题支招,为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谋划定策。其中,“留住记忆”“留住乡愁”,是一个要点。

  胡同是老北京的底蕴所在。“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在北京考察期间,习近平深入居民院落给老街坊拜年、贴“福”字,和大家一起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他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在上海考察期间,习近平高度肯定滨江岸线从昔日“工业锈带”到如今“生活秀带”的靓丽转型,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地处大西北的甘肃历史文化传承绵延深厚。在莫高窟、嘉峪关考察时,习近平说,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身体力行推动建设和保护的协调统一。对河北正定古城的保护,对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的修复、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对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从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再到谋划整个国,贯穿着一条鲜明的脉络——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习近平的阐释,真切又温暖。


↑TOP
上一篇: 总书记关切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三事
下一篇: 把好山好水保护好 这一年,安徽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