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乡土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乡土研究 

渐行渐远的油纸伞
日期:2014-3-26  新闻来源: 安徽日报   浏览[1369]

 

春天里,六安下起了淅沥小雨,弯弯曲曲的毛坦厂镇老街口,伫立着古色古香的徐天元伞店。一盏昏暗的白炽灯下,店主徐修生和儿媳正埋头制作大红袍油纸伞。

  不大的店面里,悬挂着几十把红彤彤的油纸伞。

  “徐天元,这是我的祖宗了。 ”78岁的徐修生已经制作了64年的油纸伞,见证着这门手艺的起起伏伏。

  “别看这伞简简单单,光是工序就有100多道啊,全是手工制作的。 ”徐修生面前的长凳上,摆着一排形制各异的刀子、剪子、钻子,唯独没有尺子,对这位70多岁的老手艺人来说,自己的手就是尺子,张开五指,用虎口一量,徐修生一刀下去,便把伞骨切成合适的长度。

  如今,大红袍油纸伞制作已经是六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油纸伞也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目前只有儿子与儿媳两个传人。

  比起传承人,更迫切的问题则是制伞原料的来源,大红袍纸伞所用的颜料是用当地土产的只有指头大的野柿子精制而成的,加工出来的红颜料色泽鲜亮,还能起到胶水的作用,这种野柿子树在当地越来越少。

  据了解,当下油纸伞制作工艺只有在四川泸州、江西婺源和毛坦厂可见,四川和江西都引进了机械,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下一步我们也在研究大批量生产纸伞,并逐渐开拓市场,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产量太小造成的。宝贵的技艺不仅不能失传,还要依靠扩大生产来进行传承。 ”六安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主任李书文介绍道。本报见习记者 温沁 摄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文湿漉漉的老街口,行人撑伞走过大红袍伞店。木头制作的伞头现已难觅。店门口挂着一排红彤彤的油纸伞。徐修生在店面里制作纸伞。大红袍的红色来自于野生柿汁。徐修生在整理伞骨,使其疏密一致。







 


↑TOP
上一篇: “三农”专家刘奇谈--“乡愁”九脉!
下一篇: “草根宣讲”入人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回家:中国人的春节咏叹曲(二)
·安徽省社科院史学专家撰文阐述淮
·立法保护“活态文化” 传承非遗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如何留住乡愁
·农民文化乐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标
·走出徽州看“徽学”
·过一个绿色清明节
·保护徽州古建筑重在保住“五制”
·“农根文化”真得味
·“草根宣讲”入人心
·安徽新农村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